近10年来中国各行业的产能过剩十分明显,致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之来自厂家的压力,一大批的经销商在抵御经济萧条的寒冷中慢慢死去,开棺验尸,原因众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问题一:不闻不问,冷死
厂家开发经销商后,只追踪货款,销售指导、经销商管理放任,不闻不问,经销商套用自己一贯做法,有厂家支持多做,无厂家支持少做,要么不做,经销商经营无信心的时候退出。
问题二:费用太高,套死
没有利润,经销商的生存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产能过剩的状况下,家具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相反的,房租、人力成本却不断上涨;
此外在市场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的条件下,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服务水平的要求很高,这也在无形的增加经销商的运营成本。
在花费各种成本之后,及时退出做不到,此外激烈竞争,甚至价格战导致产品利润进一步下降,所以有些经销商可能会陷入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被牢牢套死!
问题三:直控终端,磨死
厂家尤其是大品牌厂家讲的渠道建非常体系化,经销商的功能被极大弱化,甚至成为单纯物流商,不再具备渠道能力,一旦因为厂家人员跟换理念不合导致分手而经销商则无法经营。
问题四:膨胀过快,胀死
经销商特别是跨行而来的经销商不懂产品运作,渠道、人员、配送、仓储、费用、操作一概不懂或是大致了解,过于雄心壮志,铺大摊子,前期投入又大,回转不理想,造成巨大财务赤字。厂家翻脸,不愿处理,导致经销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问题五:价格混乱,气死
厂家对市场管理不善会导致产品价格混乱,也就是市场窜货,价格失控,产品利润摊薄以致负数,经销商因为下游客户失去和利润持久损失,最终因失去造血功能而去。
问题六:管理失控,耗死
经销商特别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型期,自我提升的速度滞后于市场成长的速度,经销商内部管理混乱,人员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懒散,致使终端满腹抱怨,客诉多,终端丢失严重;
待遇低,考核不合理,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制度不健全,朝令夕改,处处是漏洞。
问题七:多元经营:哭死
经销商没有自己的金牛产品和强势渠道的时候,进行多元化经营,导致资金分散,负担大,管理更复杂,规模经济的丧失,决策难度增加,影响经营现有品牌与厂家的关系,最后挖东墙补西墙,直到无墙可挖而亡。
问题八:随意选择,找死
家具市场,受欢迎的风格和品类在往往是阶段性的,就是说,某一种风格在一段时间内很火,过一断时间就被其他风格取代了。
例如今年展会新中式家具火了,原来有些做板式家具的开始做新中式,所以当做新中式的厂家更多的涌现的时候,经销商也会面临选择的难题。
以新中式为例,做这一品类的家具往往需要多年的耕耘,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很重要,很多转型而来的企业往往不具优势,当经销商看不见这一点的时候,往往会面临极大的风险。随意选择的结果,可能就是找死!
问题九:固步自封,等死
很多经销商由于机遇与通过个人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积累了些资本,就忘乎所以,缺乏斗志,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但是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你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转变慢的要不被厂家淘汰,要么被市场淘汰。经销客户不愿发展,被有心发展的客户抢夺客户资源和渠道。
问题十:沟通不畅:整死
一种是经销商背后捅刀子,和厂家人员在某项决策不一致,经销商就把厂家人员在市场上的日常行为表现直接告发到其上司领导甚至总部,结果就两种,一种是销售人员被干掉,一种是经销商被干掉。
还一种是厂家人员因为私利或操守有问题,经销商因不识时务,最终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之;要么经销商过于精明,吃肉不吐骨头,喝水忘记挖井人,不懂感恩,舍得杀之。
经销商客户自身高度不够,又不能与时俱进,更新营销观念,不与厂家经营思路接轨。
市场千变万化,竞争无处不在。不论如何竞争激烈,要想突出重围,脱颖而出,绝不是没有机会,就看经销商自己